拥有大量粉丝的自媒体人卢克文近日因为对本·拉登的一番评价而触了霉头。针对网民称其与恐怖分子“共情”,卢克文次日在微信、微博平台发文,在向公众道歉同时,辩称自己的言论“不严谨”、“给人造成误解”,他也将事件的发酵归咎于那些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的“故意曲解、抹黑”。
拉登是什么人,人们大都很清楚,对于这位被美军特种部队打死,后被卡尔·文森号航母葬于阿拉伯海某处的恐怖组织大当家的,进行一些评论,这是很正常的。但卢克文走了一招怪棋,他把拉登捞出来,用他所钟情的那种消毒液洗了洗,然后对观众说,喏,大当家的也有很感人的品质。
卢克文在《塔利班传》一文中说,被“拉登那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爱之情,渴望救国救民族的情绪深深震撼到了”,“在这之前,我们只是把他当恐怖分子,从阿拉伯人的角度说,他放弃所有富贵,耗尽一生跟苏联斗跟美国斗,跟世界俩大帝国死斗到底求个什么?不也是求阿拉伯人的复兴之路吗?”
在遭到网民轰炸后,卢克文说,恨他的人终于等到他露出破腚了。
同是自媒体人,我向来不愿多评价别人,真到要说两句时,也是迫不得已。就卢克文而言,他能拥有大批拥趸,只是因为他赶上点儿了,不说时势造英雄吧,至少也是特定的历史时期,能够攒个把特会适应这种特色的自媒体大V罢了。
有些人很看不上卢,我觉得还是要知足。就是卢克文自己,难保不在小庆幸的同时冒出一分遗憾。如果倒回去五六十年,卢克文恐怕就不是在家里和团队搞几篇文章,而是在中央某个小组担当个副组长什么的,写几篇决定历史风向的文章,为大规模运动起个定调的过门儿,岂是那些十万加所能比的?
现在,无数头脑简单但热度爆表的爱国粉丝,到处找庙门,卢克文比划一下,觉得自己的履正好适合他们的足,连削都免了,把写着大大的“爱”字的幡儿打出来,广收门徒,这不正是两好并一好吗?
卢克文到底怎么被拉登感染了,或者像有些批评者说他骗粉赚钱,这些我都不太在意。真正值得琢磨的,倒是“被拉登震撼到”的时间点,卢克文怎么就选在这个时候,点灯熬油花了一周时间写出了《塔利班传》?
我的看法是,没有近日塔利班的事儿,卢克文打死都不会想到要在现在这当口,去回顾10年前在阿伯塔巴德死于美军枪下的本·拉登。
拉登与塔利班曾经关系密切,塔利班就是因为庇护基地组织,拒不交出策划了造成重大伤亡的911恐袭事件的拉登,才被美军于2001年发起的阿富汗战争推翻。
应当说,塔利班底子潮,有前科。然而,当美国与塔利班在2020年2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和平协议之后,敏感的人开始意识到,塔利班可能会卷土重来。因为阿富汗的历史表明,在这块土地上,被外国势力扶持的政府一旦失去支撑,就会在当地政治武装派别的攻击下很快垮台。当年受苏联支持的纳吉布拉政权就是例子,不仅垮掉,纳吉布拉本人还被当众处死。
其实,早在撤军协议签订之前,塔利班的身影就出现在中国。2019年9月23日,中国人惊讶地从官媒中获知,塔利班驻多哈政治办事处主任巴拉达尔和几位助手近日来华沟通,同外交部阿富汗事务特使举行了会晤。
7月9日,环球时报转发香港《南华早报》文章,称,塔利班发言人苏海勒·沙欣表示,塔利班将中国视为阿富汗的朋友,欢迎中国投资阿富汗的重建。
更令人瞩目的是,上月28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天津会见了来华访问的塔利班政治委员会负责人巴拉达尔一行。那张巴拉达尔摊开双手走向同样摊开双手在等待的王毅的照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王毅在会见中的几句话非常重要,如,“美国和北约从阿仓促撤军,实际上标志着美对阿政策的失败,阿人民有了稳定和发展自己国家的重要机遇”,“阿塔是阿富汗举足轻重的军事和政治力量,有望在阿和平和解和重建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希望阿塔同‘东伊运’等一切恐怖组织彻底划清界限,予以坚决有效打击”。
这说明,中国已经在准备和因美军撤出而将在塔利班再度掌权的塔利班打交道。事实上,彼时的塔利班已经在各省攻城略地,即将进军首都喀布尔。
在阿富汗变天后,8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北京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借一些外国政要和媒体的话说,尽管阿富汗局势还没有彻底的明朗,但是认为塔利班不会重演过去的历史。并表示,如今的塔利班比上次执政时期更加清醒和理性,我们鼓励并且希望阿塔将其积极的表态落到实处。
华春莹的这句话非常重要,它意味着,不要揪住过去不妨,重在今后表现,这个政策同样适合塔利班。
风向已经再明确不过。像卢克文这样以风向——上面的风向——为最高使命的自媒体人,能忽略了这种口风吗?
卢文《塔利班传》于8月21日在多个平台发布。据卢克文自己说,他是花了一周时间才写完1万8千字的《塔利班传》的。如此算来,正好是在塔利班进入喀布尔的当口动笔的。这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卢克文已经知道,中国与塔利班的接触已经开始调试节奏了。
在《塔利班传》结尾,卢克文写道:“对于塔利班宣称的,要建立一个温和的伊斯兰教法国家,我个人认为这种选择没有错。我自己也慢慢形成一个认知:这世上没有统一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每一个民族都要根据自己的文化和经济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特点的方式进行管理。”
单独看这段话,也是有几分道理。如果仔细听听王毅会见巴拉达尔的谈话,以及华春莹在记者会上对塔利班的评论和展望,就会发现,卢克文的话,完全不是“有几分道理”能涵盖,而是政治上的十分正确。
还记得方方给美国人“递刀子”吗?卢克文则是相反,他是在外交部准备睡觉时,赶紧递上一个高矮正合适而且还带磁疗养生功能的枕头。
平心而论,因为塔利班过往历史太过不堪,所以,官方有关塔利班的表述虽然含蓄也滴水不漏,但是,相对于民间大多数人对塔利班严重的不信任,非常的疏远,甚至是发自心底的厌恶,这种来自外交部的观点总显得孤掌难鸣。就像一对说相声的在台上演,可是下面总是没有笑声和掌声,这岂不很是尴尬?
卢克文就特别识相,他就是那个大笑不止,而且把巴掌拍到通红,表示自己确实觉得这一段太好笑,太幽默了,就是一嗓子,“好哇!”
你能说卢克文不聪明吗?看风向不是什么高超的本领,难得的是在看到风向后,就知道如何随风起舞,这才是卢克文这类自媒体人的本事。光心有灵犀地写塔利班还好,没把握好的是,卢克文在写到曾经和塔利班关系密切的本·拉登时,没忍住抒了一回情,结果被反恐、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民间游击队给回击了。
事实上,卢克文通过《塔利班》传一文想做的,是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长项。环顾国内媒体人,老胡这方面是大拿,难有出其右者。
可卢克文在某些方面的资质和老胡有相似之处,他的想法是,老胡能办到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办到?过去也比划过,但是,这次塔利班来了,而且官方的声音尤其显得势单力薄,那就别怪我奋勇当先,挑西瓜挑个儿大的,挑担子就挑个沉的,那从《塔利班传》开始吧。
简单一句话,卢克文没多大错,要说有,也就是不服胡锡进呗。